查看原文
其他

这期《经济学人》中有哪些巧妙的标题和精彩表达?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经济学人》微导读 No.6】


聊聊 2019 年 3 月 16 日这期的《经济学人》,看看有哪些巧妙的标题和精彩表达。


文章选取的表达都是非常实用的,请放心学习,主动占为己有。如果你也喜欢《经济学人》,建议先读这篇微导读。然后用余下的一星期选择性读文章,相信这样做阅读效率和质量都会有提升。



这期《经济学人》又调皮了,封面文章标题叫:Oh xxUK! 可以理解为“诶,卧槽!”“哎哟,这TM该咋整!” 


文章说的是脱欧事件。还有两周就是脱欧日,英国一团乌烟瘴气,“脱欧”即将变成“拖欧”。英国乱到啥地步呢,《经济学人》用了这个词:laughing-stock



另外我们还可以学习 a stiff upper lip,字面意思是“坚硬的上嘴唇”,指的是坚定沉着、感情不外露,典型的英国人形象。


这期还有篇文章讲“脱欧”,说梅姨即将“三振出局”:




标题 Plane truths 和上期的 Plane stupid 如出一辙,都是利用了 plane 和 plain 同音梗。


plain truths 来自习语“the plain truths is”,表示“明摆着的事实”,意思是说很明显波音这次会元气大伤。这篇文章可以和后面的 A crisis of confidence 一起读:



A crisis of confidence 的意思是“自信的危机”,来自前美国总统 Jimmy Carter 于 1979 年发表的的同名演讲。坠机事故导致波音公司股价连日暴跌,大众和投资者都不再对波音有信心,因此是“A crisis of confidence”。



Shrink, expanded 讲的是精神健康,shrink 在这里是双关:一方面表示“缩少”和“expanded”(扩张)呼应,一方面表示“心理学家“和副标题呼应:Trained laypeople can often help。


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看心理医生的费用很高,致使患者会有更多的问题。其实不是非得是经过严格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做心理医生,外行也能经过基本训练帮人排忧解难。这篇文章可以和后面的“Talk is cheap”一起读。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来自 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著名座右铭“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Unless you are breaking stuff, you are not moving fast enough.” 


这里的“break stuff”意思是要打破陈规,力求创新。不过在这里 break stuff 的意思是有议员提出要利用联邦反垄断法拆分(break up)Facebook 这样的科技巨头。


文中这段话我认为写得很漂亮,建议背下来:



这段话中 plagued the social-networking firm and provoked scepticism 句式工整、讲究押韵又能准确表意,非常漂亮。另外注意这段话中最后的 police 是动词,表示“监管”。



中国版块的 Spin doctor 报道了权健。Spin doctor 本意是“舆论导向专家”“公关化妆师”,那些帮助竞选人拉票造势的人就是 spin doctor。根据文章内容,我认为这里可以理解为善于忽悠消费者,讨好政府官员的医生。


这篇文章稍长,但是很简单,我们可以学学如何介绍以下公司和产品:


  • 权健:a big health-products company

  • 丁香医生:a popular online myth-busting forum

  • 鸿茅药酒:a popular traditional tonic from Inner Mongolia

  • 火疗、负离子卫生巾、天价鞋垫




From frog to toady 来自“From frog to prince“,即”青蛙变王子“。注意不要把“toady”看成“today“。


toaday 来自”toad“(癞蛤蟆),表示“谄媚者。童书《柳林风声》中的有个蛤蟆角色就叫 Mr Toad,《经济学人》曾在讨论一位中国人物时就用到过 toad 和 toady 的梗。



这里是说肯尼亚反对派领导人 Raila Odinga 不再争取成为肯尼亚总统(prince),而是和现任总统和解,《经济学人》觉得他太怂了。由于和解,肯尼亚的政治失去制衡,今后可能会出大乱子。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来自英国小说家 Edward Bulwer Lytton 的作品,意思是“文字的力量胜于武力”,和我们常说的“笔杆子”“枪杆子”一样。笔和剑形状都是细长,都需要用手握,这句话很有画面感,常常被引用。


最后总结几个这期《经济学人》中出现的熟词生义,尤其是常用名词也用做作动词的情况。主要目的是给大家提个醒,自己在阅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细节,勤查字典:


  • In this century’s first decade Chinese citizens averaged fewer than 30m trips abroad annually. 


average 在这里是动词,表示“ 一段时间内平均值为”。


  • Analysts whisper that the issues with the max may be only the start of bad news for Boeing.


whisper 常见的意思是“小声说”,在这里表示“私下谈论”“谣传”。


  • In December 2017 Hongmao Yaojiu, a popular traditional tonic from Inner Mongolia that has long billed itself as a cure-all for the elderly, was denounced online by a doctor as ineffective and harmful.


bill 在这里是动词,bill...as 表示“宣传某人或某物有某种特质或能力”,自卖自夸时就用得到它。和它类似的表达还有 style...as。在 Alibaba's World 一书中就同时出现了这两个表达:

I next interviewed with an online stock trading company that billed itself as the “E-Trade of China.


Everything changed in the summer of 1999, with the IPO of China.com, a Hong Kong–based consumer Internet portal that styled itself as the “Yahoo! of China.


  • It is a Saturday afternoon in Goma, a town sandwiched between a lake and a volcano in embattled eastern Congo.


sandwich 在这里表示“在...之间”,这种用法非常常见。


  • Boeing has $12.7bn of cash and bank lines to cushion it from the reputational crisis.


cushion 本意是“坐垫,在这里表示“缓和...的冲击”。《老友记》中就出现了 cushion the blow,表示降低伤害。看下面这个例句,一句话把 sandwich 和 cushion 一网打尽:


When you write, avoid sandwiching the bad news between an irrelevant, indirect, or overly cushioned beginning and end. 在写文章时,不要把坏消息夹在毫不相关、拐弯抹角或过度铺垫的开头和结尾中间。




Eric 写在后面:


《经济学人》更新后,我以最快地速度读了绝大多数文章,兼顾可读性和语言点,从众多笔记中精心挑选了这些我觉得有意思的标题、值得注意的表达。


这样做一是我很喜欢阅读,也能从分享中学到更多;二来是希望更多人可以更主动的学习:想要进步就不能满足于一直被人喂,不要积极地到处囤资源却不去消化,别以为听了课打了卡就已“大功告成”。希望我可以通过这个外刊导读专栏,真正帮助大家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


如果你从中学到了一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语言点或者方法,希望你可以把它转发给更多人、点下右下角的“在看”:)


接下来我会挑几篇文章在我的朋友圈中发些赏析,欢迎你加我的微信围观呀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2)


往期《经济学人》导读,点封面图片即可阅读:



读英文原版书刊,

学立刻就能用的地道英文

猜你还想读:

· 从哪找英语资料?

· “口语词汇”还是“写作词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